• 您的当前位置: 海派玉雕名家 > 王如东
  • 玉琢风雅韵 艺承千古情——记青年玉雕家王如东
  • 玉鹤凌风 / 5月12日
  • 如月映泉融清辉,

    东墙竹影花香随。

    玉面红颜相思老,

    魂归秋雁望郎归。

    普洱茶醇香飘满屋;桌上摆放着两块切开的和田子玉,红皮白肉,温润光洁,玉面上画满了或方正、或圆润的线条;傍边的书架上满是玉雕大师作品集,传统书画图册;龛中的观音安详恬静,焚香丝丝烟雾袅绕……这里,是王如东玉雕工作室,在整体的简洁大方中,流露出细腻典雅的古典情调。

    和王如东聊天是一件惬意享受的事情,一边喝着茶,神清气爽,一边把玩着玉石,赏心悦目。这位80后的青年玉雕家,俊朗真诚的年轻容颜下,隐藏着经过人生历练后的淡定和从容。他向我们展示了当代青年草根迈向成功的人生路途中,在梦想抉择,事业追求等阶段中的心路历程,点点滴滴,汇成这段有故事的人生,在茶香中,娓娓道来!

    心归桑梓望天长

    魂寄徽乡烟雨茫

    安徽天长,王如东的家乡,这极富浪漫韵味的地名,源自唐玄宗“天长节”的典故,映照着“开元盛世”的历史,江淮富饶地,仁山智水乡。

    天长地处安徽与江苏交界,受徽派文化和淮扬文化交汇熏陶,让王如东沉浸于徽派的清秀恬淡与扬派的娴静典雅,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蕴藏在故乡的山山水水,是美的展现,是活的艺术。徽剧中帝王将相的唱念咏叹是对历史的缅怀,徽派建筑的青瓦白墙是对天人合一哲学的实践,同时还有扬州玉雕点、线、面的描绘是对古典美的展现等等,王如东的眼眸欣赏到的是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思想上烙印的却是中华文明融合儒、佛、道等多种文化于一体的包容性和宣扬真善美人文价值的独特性。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华文化的火焰在王如东的思想中燃烧,放出梦想的光,指引前行!

    王如东从小喜欢绘画,常用色彩笔墨去渲染山河壮丽之境,花鸟清秀之景。而天性爱玩的青春少年都没有什么耐心去坚持把自己的喜好进行到底,王如东也不例外,断断续续的蜻蜓点水并未能提升他的绘画功底。这都被父亲看在眼里,告诫王如东只有把爱好变成执着追求的梦想,才会成功。在父亲的鞭策和鼓励下,王如东日复一日的临摹、采风和写生,提升了他的绘画创作的能力,也磨练了王如东一颗坚毅顽强,永不放弃的执着心志,给他以后事业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梦随雄心精诚求

    艺从海派唯美风

    方向,因梦想而生——高中毕业后,每一代年轻人都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对未来做出决定人生命运的抉择,其中多数去了大学,王如东的父母也希望他能够继续学业,而他却怀着对艺术的向往,选择了下海,希望闯荡一番。父母反复的劝说谈心,没有动摇他的决心。

    王如东有一个“上海梦”,这因外界关于上海十里洋场繁华兴盛,梦想成真的描述吸引着他,也因徽商开拓进取的勇气与果敢决绝的狠劲激励着他,更因他身边无数的亲友在上海奋斗拼搏的经历引导着他。

    天时地利人和,王如东最终选择追随王金忠大师学习玉雕艺术,一是玉雕艺术需要绘画基本功,二是玉文化的魅力和玉雕艺术的美深深地吸引着王如东,让他有极大的兴趣;三是王金忠大师与他有兄弟情谊,兄长的指引教导,让他更有信心坚持自己的梦想!王如东于是决定步入了玉雕艺术的殿堂,学习成长,矢志不渝,最终成长为海派青年玉雕家中的翘楚!

    道路,有指引才行——2002年,王如东正式拜王金忠为师。从买料切料到设计画稿,再到雕塑打磨,王金忠大师毫不保留地让王如东熟悉精通全部流程,让王如东既会看玉识料,也会切玉省料,这是成为出色玉雕家的第一步,了解玉石的质地,才会因材施艺,掌握形状的变化,才会随形就势,雕琢出集玉石天然形体之美与玉雕工艺之美一体的精品佳作!

    至于学习玉雕艺术,则是集智慧与汗水于一体的劳动,需要心有灵犀的领悟,贵在夜以继日的坚持!王金忠大师不仅仅只教会王如东基本的雕刻技巧,圆雕、浮雕、俏色、阴阳刻等;更是注重培养他玉雕风格的形成,特别是灌输海派玉雕精作、传神的艺术魅力。同时学以致用,让他独自去买料,去雕琢,去销售,让其练就了一手过硬的玉雕技巧,又提升了赏玉玩玉的眼界。经过几年的不断学习和磨练,王如东便从玉雕行业的“门外汉”蜕变成长为杰出的玉雕师。王如东在王金忠大师那里学到的知识成为他一生的财富,至今还怀念和感恩自己的学徒岁月。

    道路,至诚至谦,专心专艺

    未来,开拓创新,执着坚毅

    大上海——21世纪初,中国和田玉市场逐步繁荣,上海城隍庙则是华东地区玉石交易最热闹的集散地之一。王如东深知闭门搞玉雕创作只能孤芳自赏,惟有将自己的玉雕风格与市场的审美情趣、收藏潮流结合在一起,才会受到藏友们的亲睐和喜欢

    王如东一边跟随王金忠大师学习玉雕技艺,同时每逢周末都去城隍庙,拿上作品与藏友们面对面地交流,评价作品的优点与不足,斧正自己的创作风格和工艺手法。

    在交心谈心的过程中,王如东也练就了一双洞悉市场的火眼金睛,流行的纹饰,推崇的题材,欢迎的造型,升值潜力大的玉石材质等等,他都了如指掌,并在坚持自己玉雕风格的基础上适当地加以运用。

    顾客的建议是王如东自我提升的财富,更加深了他对市场坚定的认识——只有精品才会打动藏友的心!因为王如东技艺的提升和眼界的开阔,才使其作品成为大众普遍欢迎的藏品,直接影响了他未来事业的成功!

    新风格——王如东是在中国和田玉市场繁荣昌盛时,成长出来的青年玉雕家,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王如东擅长花鸟动物件,弥勒观音人物件的创作,其运用点、线、面的组合,在玉面中展现出虚与实的对比感,疏与密的节奏感,远、中、近景的层次感,画面唯美写意,意境空灵飘逸,寓意吉祥美好,这便是王如东作品的特点!

    俏色巧雕是海派玉雕工艺的精髓,也是花鸟动物件必用的工艺之一,既能出效果,又能展现玉石材质价值。王如东对俏色的运用也是极为娴熟,不同的沁色俏色不同的图形,效果就不同,如用黄沁料做出来的玉米很出彩,用洒金皮俏色出的蝙蝠有福气和喜气,在明亮绚丽的视觉色彩中增添富贵祥和的韵味!俏色的运用,也让王如东的作品具有精美典雅的海派玉雕风格,工精艺美,极富人文气息!

    工作室——在开拓中创新,在发展中探索,这是王如东在玉雕艺术事业上始终坚持的方向,作为刚刚踏进玉雕艺术之门的青年一辈,他还有很长的玉艺之路要走,要开拓!故而王如东在聊天中谈到最多的便是“谦逊”和“团队”二个词语。

    因为“谦逊”,王如东不满足,不停滞,怀着学习的心态创造,怀着创新的勇气开拓,所以他的书架上摆满了中国玉石大师作品集和历代名家画册,不断地汲取其中的精华,化为自己创造的灵感和素材,提升自己的玉雕造诣。

    因为“团队”,王如东才能在中国和田玉市场大繁荣的背景下,让自己的玉雕事业蒸蒸日上,使得自己的玉雕佳作成为全国各地藏友争相收集的艺术品之一,王如东感慨地说——“王如东玉雕工作室”的每位成员都是他的兄弟,大家一起团结打拼,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活下来,而且是越活越好,品牌越打越响!

    正是“王如东玉雕工作室”团队的齐心协力,才能一路坚持到如今,其从事的中、高档和田玉采购、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玉器经营业务,因其诚信至善的服务,文化价值和投资收藏价值兼备的精品佳作,使得王如东坚信未来之路,必将是创造辉煌的阳光大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