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由潍坊市古玉文化研究会、鸢都收藏沙龙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潍坊市首届全国古玩交流大会、潍坊市首届古玉文化节在齐鲁文化古玩城举行,吸引了古玩、字画、玉器等众多收藏爱好者前来。当天,潍坊市古玉文化研究会会长王红旗免费为市民鉴定古玉,一位来自天津的藏友带来的30余件玉器经专家鉴定均为赝品。
鉴宝市民排起长队
14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城区齐鲁文化古玩城的潍坊市古玉文化研究会,不少前来鉴宝的市民排起了长队。走进会长王红旗的办公室,他正在给莱州古玉爱好收藏者安润升带来的手刀、兽面挂饰等玉器进行鉴定。经过王红旗的仔细鉴定,安润升带来的四件玉器均为龙山文化玉器,具有一定的历史收藏价值。
安润升说,他当天是特意从莱州赶过来的,他收藏古玉器10年了,至今已经收藏了上百件,这四件玉器都是他从市场上淘来的。“当时看到这四个东西时就很有好感,觉得可能是老货,淘回来后我就上网查资料,觉得这像是龙山文化玉器,但是不确定,今天听了专家的鉴定结果我才确信。”安润升说。
一位戴着白玉坠和白色玉镯的年轻女士来到王红旗的办公室,王红旗看了一眼她脖子上和手腕上的玉器说:“你戴的这两样东西都是真玉,好东西打眼一看就知道。”
随后,这位女士又从包里拿出一个“玉人”让王红旗鉴定。王红旗先仔细看了一下,又拿出小手电、放大镜等专业工具认真查看,最后他鉴定这个“玉人”为春秋时期的玉器,有一定的历史和文物价值,但是由于“玉人”受损厉害,使玉器本身的价值大打折扣。
一箱玉器全为赝品
王红旗是中国文物学会会员、潍坊市古玉文化研究会会长,古玉鉴定专家,他主讲的《斑斓古沁》、《收藏与文化》等栏目先后在山东卫视《收藏天下》频道播出,受到了全国古玉收藏者的认可。
上午10时许,一位年过五旬的老人拖着一个黑色的行李箱来到王红旗的办公室,一进门就问道:“这里哪位是王红旗老师,我想让王老师帮我看看我带来的东西。”旁边好多藏友都问:“您这是带了多少件东西来啊?这么大的箱子。”
老人打开行李箱,拿出一个用胶带缠着的黑色小盒子,打开小盒子,老人从几层卫生纸里取出一件玉器交给王红旗。王红旗先仔细看了一眼,又用小手电、放大镜认真地看了看这位老人的古玉器发现,这是一块仿战汉时期的玉器,属于上世纪80年代的仿品,采用的材料是浙江一带的老料,虽然没有很大的价值,但是这些老料目前也已经很少见。
听完王红旗的鉴定后,老人有点激动,双手开始发抖。他又从行李箱内拿出了玉戈、玉璧、玉印章、玉佩等30余件玉器,经鉴定,这些藏品均为赝品,此时,这位老人浑身发抖。
“我收藏古玉20多年了,已经收藏了上百件,没想到会是这种结果。”老人告诉记者,他姓马,当天特意从天津坐了7个小时的火车赶到潍坊,当天的鉴定结果出乎他的意料。
鉴定古玉共分四步
王红旗向古玉爱好者介绍,古玉鉴定,在对一件玉器整体的评估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对玉器进行历史、经济、文化内涵等整体评估的首要因素。通过大量的实践,王红旗总结了古玉鉴定的四个步骤。
首先,从入土特征初步判断玉器的新老。“一件玉器在地下埋藏了数百上千年,肯定会发生各种变化,这就会在玉器内部或表面形成各种特征,比如沁色、钙化、包浆、土蚀土咬、形变等。”王红旗说,这些是鉴定古玉的本源问题。
“第二步可以从加工工艺特征,进一步确定玉器的新老。每个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加工玉器使用的工具也就不同,在玉器表面加工时会留下不尽相同的痕迹。”王红旗说,只要掌握了玉器在每个时期的特征,借助高倍放大镜观察,不断总结,再结合其它的特征综合分析,断定古玉的新老,几乎可以说百发百中。
如果第一步和第二步决定了玉器的新老,第三步就要从造型、纹饰等特征推断玉器的年代,这就要求玉器爱好者不断去博物馆参观以及阅读带有馆藏图片的书籍,再就是借鉴前辈总结的一些关于纹饰演变的论文,别无诀窍。
“如果一件玉器,你90%解决了它的新老问题,为了进一步确定它的准确性,一些细节的辅助也是必不可少的。”王红旗说,还要借助细节、玉质、文化内涵等辅助特征进一步确定古玉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