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视频专区 > 视频专区
  • 玉与红楼梦
  • 搜集整理--水稻 / 6月29日
  • 《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是譬石头所记之事。主人公贾宝玉因出生时口衔一块晶莹之玉,因名宝玉,因此也比世俗人更有灵气。这块女娲当年炼石补天,遗落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一僧一道点化的顽石,就是贾宝玉落草时衔在口中的通灵宝玉,小说中的它“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而且上面有篆文“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并且这块通灵宝玉具有祛除邪祟,治疗冤疾,知晓祸福的神奇功效。就是这块神奇的玉石,丫鬟袭人夜里用她自已的手帕裹着放在枕头下,宝钗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欣赏。。。。。。别人都将其视之珍宝,而宝玉却丝毫不在乎,当他听说心爱的林妹妹没有这样的通灵宝玉时,竟将它狠命摔在地上,并骂作“劳什子”,可见在这个痴痴呆呆的混世魔王眼里,除了林黛玉算得上“美玉无瑕”外,什么珍贵的玉石也不值得牵挂了。

    浪荡公子贾琏用来与闭花羞月的尤二姐传情的,就是一块汉玉九龙佩;史湘云给袭人、鸳鸯、金钏、平儿的见面礼则是一人一枚绛纹石戒指;宝玉给探春送荔枝,结果探春没大注意水果,却极喜欢那个盛荔枝的缠丝xxx瑙碟子;而北静王水溶初会宝玉,褪下自已手上的一串麝香珠串赠送宝玉;贾元春省亲时赐给荣宁二府诸人的东西中,只有贾母规格最高,其余人都只有金银没有玉石,唯有这位一呼百应的老太太得到了一柄玉如意和一串茄楠念珠;到了端午节时候,元春命夏太监赏赐给诸人的礼物中,贾母又多了两样-----一柄香如意和一个玛瑙枕。可见,这位老太太爱玉的嗜好和贾府中对玉的尊崇,都是不言而喻的。

    贾府中不仅盛行赠玉,还流行佩玉。薛宝钗左腕上戴了元妃赐的红麝串,顿时在宝玉眼中显得酥臂雪白,风流妩媚。

    凤姐儿腰间就戴着一块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在貌美如花的黛玉初见之下,也觉得她彩绣辉煌,恍如神妃仙子。小旦芳官在宝玉生日宴上的打份也离不开玉,右耳戴着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结果愈发显得面如满月犹白,眼如秋水还清。可见佩玉石确实可以起到修饰容貌、提升气质的作用。

    正因为太多人爱玉,世人也推崇起了赠玉。在栊翠庵里,有洁癖的妙玉请宝玉、黛玉、宝钗三人喝梅花雪茶,给宝钗用的是成型小葫芦做的杯,给黛玉用的是明黄犀牛角做的杏犀乔,都是极罕见的珍玩古董.而给宝玉的则是她自已用的器皿----绿玉斗。

    足可看出宝玉在她心中的地位。林黛玉虽然忌讳“金玉良缘”的说法,但她心里也很喜欢玉。她咏白海棠的诗句就说“碾冰为土玉为盆”。事实上,她的闺房暖阁中唯一的植物----一盆单瓣水仙,就是盛在玉石条盆里。

    宝玉的玉丢了之后,神智模糊,后来一僧一道帮他找回,终于恢复正常。可见玉的灵性与对主人的庇佑。

    王国维曾说,红楼里的玉就是“欲”。我却觉得红楼里的玉是“寓”,甚至说是“遇”。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会遇到很多的人和很多的事。际遇好的,可以如娇杏、刘姥姥因偶撞好运改变人生;际遇不好的,哪怕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也要“生于末世运偏消”地远嫁它乡;始终只念“木石前盟”的宝玉,最终拗不过天理事情,接受“金玉良缘”的婚姻。曹雪芹在第一回就说了:“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传者。”足见他虽然没有安排上演红楼的大结局,但根据曹氏家史和其生平历史,就能明白宝玉最终要超脱悲喜,踏雪而去。

    毕竟贾宝玉是“衔玉”而生,黛玉一旦离世,情爱之河涸断,自然会将真爱视作无明爱欲,舍弃一切选择四大皆空。

    所以,心里有玉还是好的。无奈戏中人很多时候辨不清什么是玉,什么是欲,就好象辨不清谁是甄宝玉,谁是贾宝玉吧。

    《石头缘》是贯穿全书的最主要线索。金玉良缘是指皇商之女薛宝钗和戴玉的公子贾宝玉的姻缘;木石前盟是绛珠仙草的幻象林黛玉和神瑛侍者的幻象贾宝玉的爱情故事。“金”代表的薛宝钗和“木”的代表林黛玉之间展开的对“玉石”代表的贾宝玉的爱情争夺,其实质是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旧思想和新思想的争锋,而玉石始终都是关注的焦点,是纯洁,美好,自由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