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典故出自《后汉书•孔融传论》:“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后人用此成语比喻坚贞劲烈的品质,就如琨玉宁折不弯,清秋风霜劲烈刚强。
人们每每在遭受外界强势力量压迫而不屈时,常常会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来证明自己的心志与人格态度。人活一口气,只有这样才能立于天地之间,用自己的生活与事迹将“人”字写的堂堂正正。这在中国人心中,叫做“有气节”。孟子说“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就是在告知人不论在什么生活状态之下,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胸中要长存一股浩然之气,就像松竹,不论春秋冬夏,都是傲然挺拔,不改其色。苏武牧羊,文天祥不屈元朝威逼利诱,都是这种不与当权者合作,不苟且偷安,保持内心理想的圣洁和人格的独立,可歌可泣。正如文天祥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彪炳千秋的人物都是顶天立地,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泄气的硬朗汉子。
高风亮节的人,就像春风沐浴,能给世人以精神上的洗礼,人生方向上的指引。同时具有鲜明的人格魅力和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就像一只仙鹤,散发出心灵高贵的气质和超凡脱俗的身姿。清代文人郑板桥,一生保持着刚直不阿的个性,不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导致其一生仕途不顺,官场失意,但是却在文学在书画艺术领域中获得了独树一帜的成就,在百姓口中传颂不已。郑板桥爱竹,以竹自喻,曾赋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可以说,诗中之竹,于艰难困苦中不屈不饶,气节耿直,是郑板桥一生的写照,就如琨玉秋霜,给人心灵上的洗礼和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