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重量:341g (约)尺寸:98*48*44mm
作品《孕育》由新疆和田籽玉雕琢而成。作者通过巧妙的构思,化糟粕为亮点。该玉料在新疆和田籽玉中并不多见,在白玉上另有原生的绿色玉石,并且玉性与白玉接近。绿色玉石之上覆盖了一层草青色的石皮,作者在保留石皮的基础上,沿着蛇身的刻画,结合玉石原本的绿色,在色泽上进行区分,给人以蛇身正在蜕化之感。仅此一点,就体现了极强的艺术造诣,更是作品的一大观赏亮点。
作品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玉蛇盘曲,肤色深青,身躯如山川蜿蜒,双目炯炯有神,紧盯前方,伸出长舌,面色勇猛凌厉,让人肃穆震撼。母蛇身躯下面保护着几颗晶莹的蛇蛋,蛇蛋摆列紧密,有石卵大小,依偎在母蛇的襁褓中,静谧安详。细细观赏,感受着作者刻画的蛇身形态,似乎表达了强烈的母爱。
蛇又称“小龙”,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即是以蛇为原型演变而来。蛇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和生命生存能力,故在中国上古时代作为氏族图腾的标志,用来保佑氏族人丁兴旺,勇猛顽强。相传女娲娘娘为人面蛇身,女娲造人的传说即是古人用来象征生命繁衍不息,生存能力强大的表现。夏禹姓姒,姒即巳,巳即蛇;禹字从虫,在甲骨文中又与巳同字,所以禹字本身就是蛇名,蛇是夏朝时代的主要图腾标志之一,这是从上古时代蛇图腾的历史中演化而来,后来以蛇图腾为主,融合多种动物图腾标志,演变成龙图腾,成为后世帝王的象征。所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蛇有生生不息,子孙繁衍,生命力顽强的意义和象征。
此作品取名为《孕育》,表达了作者极高的设计能力和文化素养。孕育的本质即是实现生命的延续,又喻示着在既存事物中酝酿着新生的事物。直观点说,大蛇孵下蛇蛋,守候身侧,等待它下一代的诞生,这是生命的延续。在中国传统理念中,孩子似乎永远是父母最为重视的,无论他是新生儿,还是学习阶段,抑或是长大成人踏上社会,多少年以后,父母仍然会对孩子关怀备至,细致入微。因为在中国,孩子就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未完成的理想寄托所在。间接地看,无论作品通过设计表达的“蜕化”状态,还是我们名称中“孕育”之意,都是指一个自我的提升,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走出过去,迎接新的未来。无论何意,这份展望之情都是作者传递给欣赏者的一份深层祝福。
如此作品,用心体验,给自身鉴赏角度进行一次洗礼,进行一次“蜕化”,不再拘泥于玉质有多么白净,质地有多么细腻。多留心于作品表达的方式和蕴含的寓意,或许我们将有不一样的感悟。
观玉、赏玉、玩玉,这些本身就是一个孕育的过程,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