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资讯与投稿 > 玉友投稿文集
  • [视频]和田玉市场调查3:市场遇“李鬼”80万买回两块玻璃
  • 央视网 / 9月14日
  • 【相关视频:和田玉市场调查1:价格飙高 30年上涨不止千倍

          和田玉市场调查2:销售旺季 和田玉大幅打折促销

          和田玉市场调查3:市场遇“李鬼”80万买回两块玻璃

          和田玉市场调查4:规范市场 实物标准样品即将出台

    一块上等的和田玉会成为藏家们争相追捧的对象,不仅因为它极富观赏价值,还因为它的收藏价值。正是受到利益驱使,现在和田玉市场上各种“李鬼”不断,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让人防不胜防。

    瘳先生是一个地道的玉石迷,两年前,他花了五十万元买了一块重达五公斤的所谓“羊脂玉玺”,这让他欣喜不已。

    收藏者 廖先生:(卖主说)是他们保留的祖传宝贝,家里贫困没办法才拿出来卖的,偷偷拿出来卖的,还不能告诉别人,给我说的真的挺真真的。

    然而,买回家没多久,在一次清洗中,瘳先生无意将这块玉玺碰到浴盆边上,磕掉了一小块,这下,假玉露馅了。

    瘳先生:我知道这玉是碰不碎的,这一碰碎我想坏了,这肯定是假的了。

    一不小心买到了假货,这让一直自认对玉还有些研究的廖先生懊恼不已。然而让他更没想到的是,时隔没多久,他花三十万元花回的一尊羊脂玉观音也出现了问题。

    瘳先生:有一次我把这个玉送给我非常好的一个朋友,他说这个肯定不对劲,他说你看,你这个地方有一个地方有磕痕,我原来没发现,最后我看到确实有个磕痕,非常细小的磕痕。他说你看这个磕痕,一看这就不是玉。

    八十万元买回来的到底是什么?随后记者带着瘳先生的这两件宝贝来到新疆和田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找寻答案。

    新疆和田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 李坤:刚才通过我们的红外打出来的图谱,显示的就是玻璃的特征分。这件观音的样品结果也是一样,通过我们的检测,结果也是玻璃。

    检验人员告诉记者,除了用玻璃或玻璃与其他矿物质的混合物来冒充和田玉外,造假者还会以次充好,用品质一般的普通玉石加工后冒充羊脂玉,或张冠李戴,把打磨后的山料说成是籽料等,通过给次品“化妆”,让其身价成百倍地增加,因此,买玉时一定要注意鉴别。

    新疆和田玉市场信息联盟交易中心董事长 马国钦:鉴别的方法,一般是用手电打,侧打,看它的絮状结构,有没有结构?玻璃没有结构,絮状结构是和田玉特有的,第二个是测试它有没有承重感,第三呢,测试它的硬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