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资讯与投稿 > 玉友投稿文集
  • 玉友说玉——叶城、且末、若羌、俄罗斯的和田玉糖玉图片参考
  • 资料整理-玉鹤凌风 / 11月13日
  • 先来说说什么是糖玉,关于糖玉的形成原因说法不一,有说原生的也有说次生作用形成的,总之它是受某种物质侵染而形成的呈红褐色的软玉,因其颜色似红糖,所以被形象的成为糖玉。

    糖玉内部主体部分为白玉或青玉,因受侵染的程度不同,含糖量的多少也不同,糖色的厚度在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常将白玉包围起来,呈过渡关系。

    A组:带糖俄料

    糖玉的产地大抵分为新疆叶城、新疆且末、新疆若羌、以及俄罗斯,当然不光山料存在带糖的现象,子玉中也同样有带糖玉出现。

    子玉的糖色与沁色有明显区别,个人认为子玉的沁色是由皮向肉的一个侵染过程,而子玉的糖色形成于它的母矿——山料时期,带糖的山料被冲入水里之后,因其带糖部分的玉质较疏松,所以往往容易形成皮色,也就是说沁玉是先皮后沁,而糖玉是先糖后皮。

    B组:带糖且末料

    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也希望有不同看法的玉友讲出你的观点大家一起探讨。下面我们就从玉色、细度和脂度几个方面来比较一下各个产地糖玉的特征:

    以上只是经验之谈,要想真正掌握其区别,还要多看,多想,多总结,只有对玉性有了更多了解之后,才会掌握识别的技巧,所以玉目前还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可言,更多的是靠主观的感觉,但这主观感觉却往往来自于客观实践。本文贴出的各地糖玉的照片,以供参考:

    C组:带糖若羌料

    D组:带糖籽料

    E组:带糖叶城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