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见到我都会问,和田玉怎么这么贵。有时候我也会问自己,为什么一块小石头却能卖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前几日与一位新疆的朋友聊天。他们在新疆和田地区的于阗县有一处玉矿。他告诉我,矿在海拔4700米的昆仑山上,没有道路,甚至连草也没有,满眼望去全是断壁悬崖,大型工具根本无法上山,即使运送炸药也变得极其危险,更要命的是高原反应,让挖玉变得极其困难和缓慢,而经过艰难困苦挖到的玉石,能否安全运下山还充满着变数。路途凶险,体积大的玉石根本无法运下来,即使可以运下来,运输的过程中也有坠崖的风险。
这可能是大多数喜欢玉石的人无法亲身体会的经历。玉石的贵,大概是说它不可多得吧。但是,仅仅这样说,又似乎不准确。国外的钻石、珠宝、黄金,都可以用量化标准来衡量他们的价值,也更容易在现货市场 变现,中国的和田玉却无法做到这一点,我们在为和田玉定价的时候,“喜好”仍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喜好”,跋涉万里,到海拔4700米的高山寻玉、挖玉,为了“喜好”可以一掷千金,花上百万、甚至上千万金钱,去交换一块“石头”,所花的代价远远超出钻石、黄金的价格。难道仅仅是和田玉不可多得吗?我觉得绝非如此简单。
和田玉是我们的文化图腾,世界上只有中国人喜欢玉,也只有中国人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部赋予了“玉石”,凡“玉石必吉祥”,无论国运昌盛、还是声音悦耳如玲玲之音,我们都能在或具象、或抽象的语言、文字中看到“玉”的身影(国字,城中有玉是为国;玲玲,本是玉的声音,却用来形容悦耳之音)。所以,玉,绝非因为不可多得而身份显赫,玉,我觉得是一种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召唤,她给了一个族群以明显的特征,也让一个族群有了追求美好事物的勇气,从而有了觉醒的力量。
或许,玉,就是文明的种子。当人们具有了自觉的用玉文化,是不是可以说,在生存之外,更有了人的趣味。
下面这幅图是今天浏览微博时看到的。古代的和田玉,只是当地人在河谷中捡到的,现在用挖掘机掘地三尺,似乎太显功利,文化的价值让位于宝石的价格,让人唏嘘,有些急功近利了。
不过,这也在警示我们,“资源枯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