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扬州玉器的品类与特色
扬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现代玉器的主要产区之一,琢玉工艺源源流长。历史上的扬州玉器曾伴随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在成器的题材、种类及工艺造型上,均不断得到发展,逐步形成独特的地方特点和艺术风格。现代的扬州玉器更以兼有“南秀北雄”的风格及典雅秀美、玲珑剔透的艺术特色,为古今玉器工艺的发展和技艺就精进提供了宝贵的艺术楷模。
当代扬州琢玉师们,全面继承了历史上玉雕的优秀技艺,锐意创新,在技艺实践中,运用“量料取材、因材施艺”的琢玉工艺规律,结合时代的要求,不断提高“相玉”的能力,以巧用料、尽用料、用好料的指导原则,达到好料精用、小料大用、废料利用之目的,设计制作了大批构图新颖、造型优美、做工精致的产品。现今,扬州玉器品种齐全,花色繁多,既有古代仕女、童孩寿星、神佛仙道等人物玉件和很重要的一个品种“山子雕”。也有炉瓶、塔、薰、鼎、杯、碗、樽等传统器皿,还有各种禽鸟、走兽、四时花卉、蔬果、插牌、首饰、串珠、文房用品等品种,其造型艺术生动逼真、富丽典雅,无论是花叶的翻卷、折叠、枝梗的穿插,人物眉目的清灵,衣纹的飘洒转折,传统器皿的混厚、规整,以及装饰风韵,图案纹样,深浅浮雕、立体雕、镂空雕等技法的应用,都较好的继承和发展了古代扬州玉器繁而不乱、厚中见薄、秀丽典雅的艺术风格。
二、现代扬州玉器人物山子雕的发展
扬州玉器中的人物作品,造型美观,制作精巧,在题材内容上比较广泛、丰富,打破了单纯的古代仕女和单调的构图,创作了与景物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画面,从而烘托了人物的内在感情,使人赏读到栩栩如生、神态盎然的情节故事。
随着人物产品的发展,自1977年出现了“山子雕”品种的恢复和发展,经过扬州玉器技艺人员的潜心研究和不懈努力,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采用新颖的构思、先进的制作技术,使古老的山子雕技艺开出了绚丽多彩的花朵。当代山子雕优秀作品迸出,其中《寿献图》、《三星对弈图》、《观瀑图》、《柏子图》、《柏子瓶》等作品,都获得各种全国大奖,《柏子瓶》更是获得了首届“天工奖”金奖,尤以一些大型山子雕作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扬州碧玉《聚珍图》、青玉山子雕《汉柏图》等等。
白玉山子《大千佛国图》,作品原料产于我国新疆和田、系山流水料,重473公斤,高80厘米,宽80厘米,厚45厘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一块体积大、质地好、不可多得的良材美玉。尤其是它的料质洁白细腻,超过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任何一件大型玉器作品,实为罕见的稀世之宝。该作品以佛教内容为题材,以佛祖释迦牟尼为主体,共刻划佛、菩萨、罗汉及僧众共八十三尊,并有佛佛寺庙宇、歇足凉亭。通幽曲径回廊,同时还有苍松翠柏、奇花异草、飞天散花、水莲瀑布等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四方极乐圣境的立体长卷。1990年,江苏省工艺美术工业公司在扬召开白玉山子《大千佛国图》评审鉴定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作品气势恢宏,层次分明,浑厚之中见玲珑,较理想地表现出了白玉的材质美。成功地继承发扬了山子艺术的优秀传统,实属一件难得的艺术精品。
三、现代扬州玉器炉瓶与器皿的发展
扬州玉器中的炉瓶作品,在仿制青铜器造型的基础上,标新立异制作了具有独特风格妙生品趣的器皿,尤以塔炉产品更能体现扬州琢玉风格,它的比例合理、结构严谨,给人以灵巧之感,构成吞头丰满透剔,三足刚健峻迈的风格。
炉的优美造型和宝塔结合,又形成了端庄厚重中显挺秀精巧的扬州玉器风格。1972年由扬州玉器老艺人董正通和青年艺师集体创作的《白玉宝塔炉》,就是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宝塔炉》选用新疆优质白玉精心雕琢而成,作品的构思精美,整个高度达到86厘米,下部是稳重混厚的三足圆炉,炉身上大面一周琢有半浮雕佛像六尊,显出庄严古朴的气氛。上部是五层宝塔,层层镂空,塔门和窗扇式样各不雷同。塔的顶部垂挂着八根共有一百二十八个细圈的玉链条,紧连在塔楼的挺翘的飞檐上,翘角下各悬风铃,整个塔炉琢工精细,玲珑剔透,结构严谨,富有民族色彩,在技法上采用了立雕、浮雕、镂空雕相结合,人物和炉瓶相结合的形式,手法独特,别具匠心,体现了创作者深厚的全面的艺术功底。
在现代扬州玉器器皿中,值得一提的是链子活,这是扬州玉器玲珑剔透的又一表现技法。扬州玉器的链圈在工艺技法上有独到之处,琢制出来的圈环似黄豆一般,精巧圆润、细腻整齐、园环并茂、大小由之。扬州的链子活,通常出现于炉、瓶、灯、塔、薰、片、锁、坠等器物之上,尤以瓶、塔、最富有代表性。
琢制链条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艺人认为是“既难又险”的活,难就难在链条取材于器物本身,取其材而不离其体,要凭借刚柔适度的工具予以切割,削去“多肉”,取出每根链条用材,安排好每节圈环位置,做到均匀、准确,不能有丝毫的差误,要确保每一节圈环完整无缺,若损一圈一环,则前功尽弃。现代扬州拥有多名善作链子活的高手,他们艺精于勤,身怀绝技,胆大心细,经验丰富。前节所述的《白玉宝塔炉》等均以链子活显示了它的精妙独到之长。
1987年制成的《白玉内链薄胎双瓶》,更是链子活的一件杰作,要从双瓶体内“起出”一根几十节细圈的链条,其难度非同一般,先从玉料上“起出”瓶口外的链条部分,使每节细圈活络以后,延伸入瓶内,同双瓶体内的“多肉”部分相连而琢成马鞍形链条,提出瓶口吊挂而成,其精细程度令人产生巧夺天工之联想。无怪乎全国同行的专家们见到此瓶欣赏备至,赞为新、奇、绝之作,开拓了现代扬州玉器的一个新境界。
四、现代扬州玉器花卉与雀鸟的特色
扬州玉器中的花卉产品是后起之秀,其产品造型及构图、章法到局部刻画,做工均随着镂空琢技法的发展而变化更新,各种花头、花瓣的勾勒、淌、压均追求凌空,透剔,形象逼真,花叶的翻卷、折叠,花枝的疏密穿插均力求精练自然,这样生活气息浓郁,取材广泛,造型新颖别致,更增添了艺术美感的享受。
扬州的玉器花卉作品还有和实用结合的花洗、花薰、花插、花架等,还有和“寿“字组合,和”扇子“组合,更多的是和鸟类组合。这样生活气息浓,取材广泛,造型新颖别致,变化多端的造型,把古老的艺术和四时花香装点在一起,更加增添了艺术美的享受。
鸟是生物中较为活泼的飞禽,在玉器艺术中不可缺少,和扬州琢玉结为姻缘的有凤凰、仙鹤、绶带鸟,还有孔雀、鹦鹉、锦鸡、山雀等,扬州以凤凰和“寿“字花鸟为特色,其造型丰满雅态,生气盎然。在表现手法上,特别注意鸟的张嘴、悬舌、透爪、羽毛的勾彻,清晰有序,形象生动活泼,动态呼应传神。曾经创作的岫玉《风吹牡丹》、《百鸟朝凤》、东林石《鹦鹉花架》等,均颇受客人的欢迎。
五、现代扬州玉器琢玉工艺设备的改革与发展
扬州是琢玉工艺改革的先进地区之一,近年来各种先进的雕刻设备、工具得到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技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作品更为生动,局部细节处理更为清新,层次意境更为复杂。现代扬州玉器曾多次在全国玉器质量评比、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多次获奖,多年来在全国同行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