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和田玉文化 > 玉雕题材典故
  • 渔翁得利
  • 资料整理—吴官正 / 8月27日
  • 旧时的商家,偏爱渔翁垂钓而获大鱼的图画,悬为店铺的中堂,或者用作门面的饰物,概称“渔翁得利”,是做生意人通用的吉利图案。

    传说战国时代,群雄并立。赵国要发兵攻打燕国,燕王的谋臣苏代闻讯后,赶到赵国去,求见赵王说:我从燕国出使贵国时,途经易水,看见一只河蚌张开蚌壳,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鸟,从河蚌身边走过,就伸嘴去琢河蚌的肉。河蚌急忙把两片蚌壳合上,紧紧地钳住鹬嘴。鹬鸟使尽力气也拔不出嘴来,而河蚌亦无法脱身,鹬鸟说:“天不下雨,没有雨水,回不了河中,你就要变成死蚌。”
    河蚌反唇相讥道:“你拔不出嘴,也会变成死鹬。”两者不肯相舍,谁都不让谁。恰巧有个渔夫从河滩走过。就把他们一起捉去了。

    讲完这个故事,苏代又对赵王道:“赵国要伐燕国,燕与赵也会像蚌与鹬那样久久相待,我担心强悍的秦国趁机充当渔夫的角色,愿大王三思而行。”

    赵王恍然道:“你说得对!”马上中止了伐燕战事。

    此后,人们便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来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第三者因而得利。商家重利,自不待言,而侥幸之利尤为所欲,于是“渔翁得利”变成他们的祥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