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重量:106g (约)尺寸:74*51*24mm
此玉雕作品材质为新疆和田籽玉。此玉石最大的特色便是其颜色的与众不同,从白渐变到黑,其白如昆山皓雪,精光内蕴,没有一丝杂色沾染;其黑如纯墨铺洒,色重质腻,亦不带一丝颜色变化;中间更有一层朦胧的灰白之色,似乎是从白到黑的渐变融合而成。如此黑白色彩变幻,好似将白玉的温润洁净与墨玉的深沉厚重皆汇聚到这一方小小的玉石之中,极富视觉冲击力。玉石汇日月星辰之光彩,集天地山川之精华,变幻无穷,往往能够散发出让人叹为观止的自然之美。而这一黑一白更是让我联想到阴阳交融,万物初生,似乎冥冥之中预示出了生命诞生的真谛。玉石虽小,却具有能够引领思维脉动,引发思想冲动的魔力,只能说天公造化,一不小心,便能摄人魂魄,让人心生慨叹了!
作者运用写实的表现手法将这方玉石雕琢成一幅兰花芬芳图,将玉石墨色部分雕琢成为厚实深沉的大地,白色部分雕琢成为欣欣向荣的两束兰花,根植大地,枝繁叶茂,似乎预示着春天生机勃勃,无限繁华。兰花茎叶报成一团,相互依偎,似乎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飘舞,有一股灵动飘逸之美;花朵翘立,姿态饱满,似乎隐隐有花香散发,似乎象征着君子之交,虽然其淡如水,但是情谊如花香浓郁。整个兰花呈“S”曲线造型,作者刻画线条流畅,画面素美,在具有丰富视觉美感的时候亦不失静谧素雅,久久凝视,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恬淡。
兰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其具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的特点,古人今人对其评价甚高,将其比作花中君子,李白有诗赞云“幽兰香飘远,蕙草留芳根”。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孔子曾赞兰花“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为改节”,从而为兰花赋予了高洁,幽雅,坚韧,坚定、积极向上的文化基调,引得无数文人墨客赋诗作词,寄情托怀,使得兰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散发出经久不衰的文化香味。
此玉雕作品不含那些红尘俗子沾金代贵,祈福求寿的俗愿,而是将兰花的清新香气直入人们的心灵,让其融入兰花的纯洁和幽雅。真正的艺术是纯粹的能给人灵魂以洗礼,思想以澄净的艺术,而这《籽玉兰花》便是将人重置大自然的怀抱,天人合一,物我皆忘,唯留下一颗赤子之心,经千万年而不改其色,不消其香,不变其貌——真正的君子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