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精品鉴赏区 > 精品玉石赏析
  • 《韬光韫玉》
  • 文_朱达义 图_赵浩钧 / 9月6日
  • (约)重量:99g (约)尺寸:59*35*34mm

    《韬光韫玉》出自《隶释·汉小黄门谯敏碑》:“君商时度世,引己倍权,守静彻冗,韬光韫玉,以远悔咎。”从字面上解释,指的是隐匿光采,韫藏宝玉。比喻隐藏才华,不露光芒。

    其实这款玉石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观,没有白的惊艳,也不具备多么张扬的皮色,类似滴水的玉形算是很不错的了,但也没有达到圆润自如的感觉。所有的一切,看似平淡却使之拥有品不尽的韵味。

    孔老夫子提倡“中庸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一思想传承了两千多年,至今似乎已经有点变味了,究其真正的含义,说的是“取其两段,取中而用之”,意思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和宽广胸襟。对中庸之道“无过而无不及”恰到好处的把握,是要我们辨黑白、论是非,它是要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把握事物的“中”,即事物的核心。

    玉石《韬光韫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它含蓄、内敛,或许不能在闪过您眼帘时就让您深深记在心头,但细细把玩观赏之,一定能体会到它蕴含的魅力。正如“韬光韫玉”这个成语的解释一般,它细腻的玉质隐藏在了视觉上的第二层,因为第一眼您或许留意到了它一条条细小的水线;它的皮色其实很美,浓重敦厚的秋梨皮色可能没有枣红皮使人看上去那么鲜艳夺目,但同样散发了一股纯正的自然之味,少了一份朝气,多了一层沧桑味儿,更有时间沉淀的感觉。它很白,因为玉质细腻的缘由,由玉石之下透出脂份,拿在手中盘玩些许,就会感受到一层荧光附在了玉石表面。我知道,它不具备顶级白度的要求,但这种透着暖色的温润之感,时间长了也同样惹人喜爱。

    玉石是大自然的产物,它有属于它自己的骄傲,相反的它也会有着这种那种的不如意,如同人一般,都有两面性,在于我们收藏的人如何去看待它。《韬光韫玉》给我们展示的就是含蓄的美,不是刻意的隐藏,而是有待鉴赏者慢慢发掘,这也正是玉石数千年来经久不衰,得以延续的原因。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要做到意在言外是多么困难,这里我用了我能表达的语言尽力去表述玉石的内敛,其实又何须我多说呢。这款《韬光韫玉》本身不已“风流”了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