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和田玉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 传统礼器之二 —— 玉璜
  • 搜集整理-朱达义 / 6月8日
  • 玉璜,在中国古代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种玉器,历史最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

    在良渚文化中,玉璜是一种礼仪性的挂饰。每当进行宗教礼仪活动时,巫师就戴上它,它经常与玉管、玉串组合成一串精美的挂饰,显示出巫师神秘的身份。且每一个上都刻有或繁或简的神人兽面图象。玉璜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与玉佩同样赢得收藏家们的偏爱,尤其在台湾、新加坡市场行情看好。

    战国时期:

    较前代同类器而言,战国玉璜的形制与艺术风格均发生了剧烈变化,不仅数量众多、形制繁杂、流播地域更为广泛,还出现了出廓式、镂空式、层叠式、分节套合式等诸多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崭新品种。以下依据形制与纹饰图式的区别,将常见的战国玉璜(珩)大致分作以下几类。

    出廓式玉璜:

    出廓式玉璜是战国时期大量出现的一类形构复杂器型,所谓"出廓式"玉璜就是在传统玉璜"母本"形体之外以镂空透雕等技法加饰龙、蛇、螭、凤、变体云纹等"附属"造型而形成的一种形构,是战国玉璜中最具特色的创新品种之一。

    按照所能见到此类型标本,可将其分为一侧出廓式、两侧出廓式、两侧及两端出廓式三类。

    1)一侧出廓式璜的标本最为常见,例证见于安徽长丰战国墓出土器,体扁平,弯弧成半璧状,弧背外缘中部镂雕两只左右对称的出廓凤鸟,凤鸟尖喙,冠微上扬,作回首伏卧状,硕大长尾向两侧翻卷,璜体边缘饰规则扉棱,器表两面以蒲纹为地纹,间饰硕大的卷曲羽状纹,周围勾勒凹弦纹边阑。湖北丹江口吉家院出土一件战国中期素面璜,弧腹外缘向下对称伸出两勾云形扉齿,是本式璜中较罕见的例子。

    2)两侧出廓式璜的典型例证见于山东淄博临淄区商王村战国墓出土器,体扁平扇面状,两端作龙首形,龙口部透雕,尖唇,杏仁目,独角,下颌有须,器表阴刻勾连云纹。璜体弧背外缘出廓透雕变体勾连云纹、弧腹外缘出廓透雕左右对称的一组变体螭纹。

    3)两侧及两端出廓式璜是较前两类器形构更为繁缛复杂的一类器形,典型例证见于安徽长丰杨公战国墓出土的此类器,体扁平成拱桥型,两端对称镂雕弯曲呈"U"形的回首龙状,龙作张口吐舌状,尖吻,杏仁眼,长角卷曲后飘,龙体以阴刻线与璜体"母本"分隔,璜体弧背、弧腹外缘出廓镂雕对称的变形凤鸟,弧背上部的凤鸟短小而简约,弧腹下部的凤鸟形体硕大而镂雕繁缛。璜体器表两面浅浮雕三联谷纹。

    镂空式玉璜:

    本式璜所见的出土物标本不多,典型例证见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器,体扁宽,通体镂空透雕出左右对称的几组相互连贯纠结的龙、蛇、鸟形,再以浅浮雕、细阴刻线对龙、蛇、鸟的躯体细部精细勾勒,两端、弧背、弧腹以各种动物形体特征为外缘,构成整器轮廓的不规则形。一面雕有纹饰、一面光素无纹。

    层叠式玉璜:

    本式璜例证见于湖南临澧县九里茶场战国墓出土器,体扁平,弧形,分上下两层,玉璜中间透雕分隔,上部分雕琢成双首龙形,龙口作圆穿,上吻宽阔前突,椭圆眼,龙角后飘,龙身表层阴刻卷云纹。下部亦雕琢呈双首龙形,龙首部透雕,口微张,上吻伸长与上部龙身相连结,下吻短而上卷,龙体表面以细阴刻线刻有卷云纹、网纹、绞丝纹、羽状纹等装饰,两龙身上下有弦纹轮廓线边阑。

    分段连辍式玉璜:

    本式璜例证见于河南辉县固围村祭祀坑出土器,是目前所见战国玉璜中形构最为复杂、雕琢最为精细、工艺成就最高的一例。通体由七件玉饰和两件鎏金铜兽头分段拼接组成,双面雕,各部分之间以铜片相互连贯。正中间一件玉饰呈梯形,体表饰简约龙首纹、云气纹,有阴线刻弦纹边阑,上部雕刻一出廓兽形饰,兽作回首卧伏状,张口露齿,椭圆形目,臀上翘,垂危上卷,体表饰水滴纹,下部雕一出廓圆钮。正中间玉饰的左右两侧各对称拼接三块玉饰,其中第一块扇形饰体表阴刻多组简约龙首纹,第二块玉饰雕琢成龙首形,龙嘴微张,上吻宽大而前突,下吻短而前端内卷,龙须弧形外卷,眉与嘴边阴刻绞丝纹,第三块椭圆形玉饰中间镂空成勾云纹,体表阴刻云纹。七件玉饰中,中间五件联为一体,呈双龙首璜体状,最外侧两件椭圆形玉饰各用鎏金铜片与双首龙璜体相连接。整器形构繁缛奇巧、雕琢精整细腻,珍贵而罕见。

    春秋时期:

    上述几类是战国时期玉璜的创新形制,此外春秋时期各种形制的玉璜这一时期仍然继续流行,常见的大致有以下几类。

    双首龙式玉璜:

    发现的战国时期双龙首形璜的数量甚丰,表明这一时期此类璜十分流行。例证见于安徽长丰杨公战国墓出土器,两端龙首张口露齿,杏仁眼,上吻宽大而前端尖细,下吻窄细,角弧形后竖,颌下有须,头部五官均有阴刻轮廓线,龙首与躯体间雕刻弧形绞丝纹分隔。龙体表面浅浮雕规则的三联谷纹,谷纹区外侧有弦纹边阑,两面纹饰相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双首龙形璜等与上述器形制雷同,仅器表饰有谷纹、卷云纹、圆穿位置与数量多少略异。此外国家博物馆藏龙形璜河北平山七汲村中山王墓出土器,体较长丰杨公战国器略宽扁,龙眼菱形或椭圆形,器表饰涡纹、蒲纹或卷云纹,雕琢简约。

    缘出扉牙式玉璜:

    本式璜的特征是在璜体外廓切割出多种外凸或内凹的扉牙形状,形成一类所谓凸凹起伏变幻的装饰性"花边",此类装饰在战国以前的玉璜中也有少量出现,多为左右不对称的装饰形构,到战国时期数量剧增,成为璜体外缘装饰的一种常见形式。典型例证见于国家博物馆藏卧蚕纹璜,体扁宽,中间部分弧背,弧腹外缘光平无扉牙,两端部分的外缘雕琢有方折状牙脊,器表饰浅浮雕卧蚕纹、谷纹。类似的标本还见于北京延庆出土双兽首形璜。

    纹饰分区式玉璜:

    战国时期的此类璜,溯其源出,多系直接从春秋楚地纹饰"分段式"璜承袭或演变而来,亦有藏家据其纹饰分区状况称其为"两段式"、"三段式"璜等。河北平山县七汲村中山国墓地出土的战国夔龙纹璜,璜体中部刻有窄细的凹槽将纹饰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本式璜图式的分区方法、繁缛的不减地浮雕夔龙纹与填衬细阴刻线绞丝纹的工艺技法,与春秋时期楚玉"两段式"璜的形构纹饰同出一辙,是直接对春秋楚玉璜传统形制的沿袭。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扁平体玉璜,扁平体略厚,器表纹饰以浅浮雕谷纹杂以云纹为主,有两条纵向绞丝弦纹条状带将谷纹平均分作三区,中间部分纹饰区的中部填饰有方形细网格纹,弧背、弧腹缘部有弯弧状绞丝弦纹边阑,两侧区域均作变体龙首形,外缘微起牙脊,器表谷纹中间饰云纹、方形细网格纹。曾侯乙墓出土的另一件拼接玉珩,器表纹饰亦有条状或弧形绞丝弦纹带隔离均分作三区,与上述三区纹饰璜形构的细微差别在于器表铺满繁缛的夔龙纹,整器外缘均有扉牙。

    阴线刻式玉璜:

    战国玉璜中,还有一类雕琢纹饰不使用浅浮雕技法、而仅用阴线刻绘图式的标本,例证见于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玉璜,体薄而宽扁,器表用双阴线刻绘流畅卷云纹,纹饰区外有直线形、弯弧形阴线刻边阑。器表另一面雕琢兽面纹。

    此外,战国时期还偶见体扁宽、呈半圆形或扇面状的"传统型"素面璜出现,如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器、甘肃宁静双岘乡尤付村出土器等。

    玉璜的渊源:

    玉璜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一直是女性的象征,并仅限于个人饰件体现其社会地位。步入良渚时期后,琮、璧和钺开始超越个人饰件的范畴,成为重要的社会权力象征,标志社会复杂化进程加速,社会成员的地位、等级和财富分化明显加剧。当象征男性权力的琮和璧开始流行,璜作为女性的象征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表明女性地位已退居于男性之下。随着良渚文化的衰落,无论是琮、璧还是璜,统统随着酋邦社会的解体而消失,表明当时的社会结构又退回到了等级关系比较简单的状态。虽然其中一些玉器的形制与工艺后来被中原地区的复杂社会所继承,但是由于青铜礼器的出现,它们的象征性和社会意义已经和新石器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了。

    鉴定方法,《东洋见闻录》记载“八察”:

    1、察织物纤维痕 不少古玉直接放置在人体上,或者包裹于织物中。在一定的温湿度和压力下,纤维及颜料脱落,牢牢地黏附于器物的表面。因此,在镜下,甚至肉眼也能看见红、蓝、绿等颜色的织物纤维,经纬分明。

    2、察昆虫的虫卵 、残体 多在古玉的缝隙中。

    3、察水渍 在地质及大气条件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埋藏地的地下常常有微细的潜流,涓涓不息、常年流动,浸润、侵蚀着玉的表面,形成流动状的、深深浅浅的水渍。

    4、察植物根茎印痕 某些植物根茎有无孔不入的特性,植物蛋白新陈代谢而分解的酸性物质可以对器物的表面造成侵蚀,所以能够看到有清晰叠压关系的根须状印痕。

    5、察碳化痕 古人有"灸玉"习俗,烧过的玉器有生物碳的附着和渗入,呈点、面分布,往往很深入,无法消去。

    6、察"驱邪矿物" 残留(古代葬俗) 自然界的一些矿物有杀菌、驱虫、防腐的作用,古人以为它们有驱妖辟邪的功效,将它们置于墓葬和居所里。因此,有一些古玉被赤铁矿、朱砂、雄黄等矿物粉末包裹或浸染,通过放大镜甚至肉眼就可以看到器物表面或缝隙中残留的矿物颗粒,在水化合以及弱酸作用下,致色离子由表及里渐进、深入地渗入玉器内部,颜色绚烂夺目。考古发现,距今两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就将大量的赤铁矿粉末撒在山洞中,也因审美的需要,将石灰岩制成的珠子染成红色。我国战国和汉代的大型墓葬中,经常有大量的朱砂以及被朱砂染得鲜红的玉器,如越王墓。

    7、察缝隙、孔洞内充填的碎石 地表有大量的二氧化硅类和碳酸钙类矿物存在,它们可以以液态或者以固态的砾石形式存在并运动着,在空隙里聚集、硅结、板结,坚韧无比,即使是随水流进入空隙里的一块小石子也难以剔出。

    8、察钻痕 钻具出现以来,钻头基本是圆锥或菱形形状。由于是人力,所以压力小、钻速慢、非匀速、进尺慢,钻痕表现为往复、相对平行的运动态势,出现不甚均匀的旋纹。而现代螺旋纹钻具因高速、匀速旋转则不会出现平行的钻痕。新石器时代以石治石时期,其钻痕与古代使用金属钻具的钻痕,有相似特征。

    总之,鉴定和评估古玉,既需要细微观察,也要全面分析;既要抓住微观,更要把握本质和整体的真实性,切忌以偏概全,放大或忽略局部。只有排除每一个细微处假的可能性,进而归纳、演绎和推理,最大限度地将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思考和判断,才能获得最大的真实性。养护:长期表面会附着死皮组织造成真菌生长,酸化造成玉石本身碎裂,所以每3个月养护一次,用滤勺过滤融化后的御守盐浸泡1天。收藏者养护时多用俱攞钵盛放为了看到钵上生长出树根桩物质。

    古玉的术语,《竹间十日谈》记载:

    开门:形容绝真无疑之古玉。无论沁色、雕工、包浆等均堪称一流。

    羊油和鸡油:和田玉的白玉和黄玉扑克古以来即为玉之极品,王逸《玉论》中有"黄如蒸粟、白如截肪"的记载。黄玉大致可分为粟子黄、鸡油黄和秋葵黄几种,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宝。"截肪"二字民间称作"羊尾巴油",就是羊脂玉了。很多人对黄玉已不作痴心妄想,于是在羊脂白玉上便以次充好

    粗大明:许多收藏者认为明代的玉器制作粗糙,故得其名。事实不然,就像"汉八刀"并不代表汉代玉器只用八刀一样,"粗大明"特指明代玉器的粗犷风格。相比之下,清代玉器确实细腻精巧,但却没有一位像明朝陆子冈那样名震中外的琢玉大师。

    鸡骨白:古玉在碱性土壤中出土,多有石灰沁,呈矾白色。石灰沁有轻重不同,于是古人按色调将其分为鱼肚白、鸡骨白、象牙白、雪花白等等。古人又不知土壤的酸碱之分,只认为是"地火"所致,于是仿造鸡骨白时,便用火烧玉,这在民国时期是很成功的。当代制作鸡骨白就先进多了,可以用电焊、微波沪,所以作伪者往往牟获暴利。

    老玉挂红,价值连城:这里的"红"其实特指血沁,但古玉有无血沁历来争论颇激。 人死入土后血凝肉腐,如何会浸入玉 造成古玉带有红色沁斑的原因很多,例如朱砂(辰砂)沁、铁沁或者仔儿玉固有的红色玉皮子,都有可能鱼目混珠

    传世玉:一般来讲,经过三代 以上遗传的玉器,既可称为传世玉。

    出土玉:由地下出土的玉器,包括古墓葬、古遗址、领海内出土的玉器等均可称为出土玉。

    做旧:通常用在仿古玉器上,目的是使玉器表面呈现旧的表象,使其表面更象,更接近所仿的那个时代。作旧手法有多种多样,大致有化学药剂浸蚀法、火烧、水煮加热法、深埋地下土浸法等等。

    土咬黄土:用猪血和黄土成泥盛于大缸中,然后将玉器埋于其内,日久则玉上既有土咬黄土锈血沁等痕迹。

    造黄土锈:将玉器满涂以胶水,然后埋入黄土泥中,其埋藏的时间越久则所生的黄土锈也越相似。

    造血沁:玉器表面红色斑痕,术语称 斑,俗语称血沁或尸沁,造血沁是伪造旧玉的常用办法,手法多样。主要有:第一种,将玉石按旧式仿造成功后,置于火上烧成赤色,趁热放入活猫犬腹中,埋于地下,一年后掘出。第二种,将玉石按旧式仿造成功后,置于火中烧热,趁热涂抹血竭,多次反复直至血沁入为止。第三种,用血竭,紫草、透骨草各数两与玉器同置罐中,注入煮沸,连续数日,颜色可沁入玉石;再用错草抹去玉石表面浮光,然后上川白蜡,每日在手中把玩,既可与旧玉仿佛。第四种,备血竭,密陀僧各一两,加齿砂数分研为细末,同置于罐内,注满脂油;另将玉器放在杏干水内煮沸数小时,趁热放入油罐,微火煮数十日,待颜色沁入玉石,取出依次上错草,川白蜡。

    羊玉:指利用动物活体制造血沁的玉器。将仿旧式形制的新玉缝入健硕活羊腿中,待一二年后取出,既有血色沁入玉石,故称。

    狗玉:将狗杀死,剖开腹部,趁狗血尚热未凝固时把玉器放入狗腹中,缝合,埋到大道地下,过数年后取出,玉上出现有土花血班。但与真古玉相比,带有新玉的颜色与雕琢的痕迹。

    陆子刚:太仓州人(今江苏太仓县),是明代最负盛名的苏州琢玉名手。陆子刚制玉技艺之绝,据文献《太仓州志》有如下记载:"凡玉器类、沙碾。五十年前,州人有陆子刚者,用刀雕刻、遂擅绝。今所遗玉 簪,价一枝值五十六金。子刚死,技亦不传"。它所制作的玉器质量精,价值高,所以当时和后代仿制很多,流传下来也极为多见,仅题款就有:"子刚"、"子岗"、"子网"真假混杂,谁真谁假极难鉴别。陆子刚的代表作品有:白玉印池,玉簪,合卺杯等。

    锈斑沁(叩锈):将玉器用铁屑拌在一起,然后用热腊淬之,放置十几天后埋入地下,经数月后取出。经过埋藏,玉的表面会被铁屑锈所蚀,出现了桔皮纹,纹中杂有土斑和深红色的铁锈,俗称"叩锈"。

    材质分类:

    上古时代,人们广泛使用各类不尽相同的玉石材料,这是因为当时交通不便。各地区的人群缺乏交流,同时不同地区的原始文化背景对玉材的选择也不同。如同东北的红山文化以岫岩石为主要原料,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通常使用浅绿色带云母状斑点的透闪石为原料,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及其发展而来的龙山文化使用不透明但细腻的长石为原料。各地区材料各异,但对玉材的质地,纹理,色泽等特征都相当重视。

    在这里上古各地区文化的玉材中,红山文化所使用的岫岩石材质最优,至今岫岩石在玉雕工艺品中仍得到广泛的使用。岫岩石又称岫岩玉,因产于辽宁省岫岩县而得名。在矿物学上,岫岩玉中含有蛇纹石成份达85%以上,所以又称蛇纹石。岫岩玉的颜色有白,黄,浅黄,粉红,绿,暗绿,杂色等,通常以青绿色调为主,其颜色在青玉和碧玉之间。岫岩玉的玉质非常细腻,半透明至不透明,蜡状至油脂状光泽,硬度变化较大,常在摩氏硬度2.5--5.5之间,因此,在古玩行中常常使用较硬的小刀不试验,如果是"吃刀"的大多是岫岩玉。岫岩玉的比重为2.5-2.8,所以制成的玉件通常手感较轻不够份量,有一种轻浮感。 殷商时期使用的玉材主要有岫岩玉,南阳玉和新疆和阗玉。南阳玉因其产地在河南南阳地区而得名,又因其真正的矿区在南阳的独山,故又称为"独山玉"。南阳玉色泽鲜艳,质地细腻,光泽好,硬度好,半透明至不透明,上好的绿色南阳玉可同翡翠媲美,因此,德国地质学家曾称南阳玉为"南阳翡翠"。 从考古资料上得知,南阳玉的开采大多在殷商中晚期,在殷墟出土的玉器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南阳玉。南阳玉在汉代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采。据《汉书》记载,南阳独山又称为"玉山",现今在独山脚下仍有相传为汉代制玉和售玉的地方"玉街寺"的旧址。 南阳玉因其悠久的历史地位,受到许多古玉研究者和收藏者的重视。

    在古代交通不畅,新疆和阗玉来源不稳定的情况下,南阳玉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新疆和阗玉又称"软玉",俗称"真玉",狭义上讲"玉"仅指新疆和阗玉。和阗玉较其它地区的玉质更细密,硬度更高,色泽更温润,尤其是和阗玉琢制的玉件,经盘玩后所产生的包浆和宝光是其它地区的玉质所不能媲美的。 新疆和阗玉的学名是透闪石-阳起石矿物,硬度为6-6.5,因此和阗玉非常的硬,不吃刀,可以用它割划玻璃,比重2.96-3.17,所以和阗玉拿在手中有份量,行家称为"够手头"。给人的感受是往下沉,密实有力,在显微镜下看和阗玉为云母状丝样纤维结构,因此和阗玉有一定的韧性,并且会发出柔和的宝光。

    相关故事,《阅微草堂笔记》窃玉璜::

    一南士以文章游公卿间。偶得一汉玉璜,质理莹白,而血斑彻骨,尝用以镇纸。一日,借寓某公家。方灯下构一文,闻窗隙有声,忽一手探入。疑为盗,取铁如意欲击。见其纤削如春葱,瑟缩而止。穴纸窃窥,乃一青面罗刹鬼。怖而仆地。比苏,则此璜已失矣。疑为狐魅幻形,不复追诘。后于市上偶见,询所从来。辗转经数主,竟不能得其端绪。久乃知为某公家奴伪作鬼装所取。董曲江戏曰:"渠知君是惜花御史,故敢露此柔荑。使遇我辈粗材,断不敢自取断腕。"余谓此奴伪作鬼装,一以使不敢揽执,一以使不复追求。又灯下一掌破窗,恐遭捶击,故伪作女手,使知非盗;且引之窥见恶状,使知非人,其运意亦周密。盖此辈为主人执役,即其钝如椎;至作犯奸科,则奇计环生,如鬼如蜮。大抵皆然,不独此一人一事也。

    (白话)一位南方的士人,善长文章,周游公卿之间。一次,他偶然得到了一个汉代的玉璜,质理莹白,但是血斑浸彻了玉骨。因是一稀有古物,便用来镇纸。一天,他偶尔借居于某位大官家中。夜晚,正在灯下构思文章,闻听窗隙有声响,忽然伸进来了一只手。他怀疑是盗贼,拿起铁如意想打;可是见到这只手又白又嫩,就象春天的葱一样可爱,不忍下手,又缩回铁如意来。他把窗纸挖开一个小洞,向外偷看,只见窗外站着一个青面罗刹鬼,顿时吓昏倒地。等他苏醒以后,书案上的玉璜已经不翼而飞了。他怀疑玉璜是狐鬼的幻形,也没再追查。后来,他在市上偶然又见到了那个血斑玉璜,问卖主是哪里得到的。问知的情况是已经转易数主,无从寻出头绪。又过了很长时间,他才知道当年玉璜丢失的真相,原来是那个大官的家奴伪作鬼装所窃取。董曲江开玩笑地对南士说:"他知道你是一位惜花御史,舍不得打美女,所以敢伸出一只白嫩纤手。假设遇到我们这等粗人,他绝不敢去冒断腕的危险。"我认为这个家奴伪作鬼装,有两个明显的用意:一是使物主不敢当场捉贼,二是让物主不想事后追究。还有,如果灯下一掌破窗,去取玉璜,必定遭到捶击,所以要伪作少女纤手,造成不是盗贼的假象;而且,用这种方式引诱他隔窗偷见鬼状,造成不是人而是鬼的假象。其用心可说是太周密了。这种人为主人做事,迟钝得像木头;至于作奸犯科,就能奇计环生,如鬼如蜮,机灵得很。大体都是如此,不仅是这一个人一件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