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资讯与投稿 > 玉友投稿文集
  • 莫言的小说是闪耀人性之光的璞玉
  • 玉鹤凌风 / 10月12日
  • 诺贝尔奖终于颁给了真正意义上的本土中国人,而这位中国人是一位名字与他的性格一样低调的“莫言”,网上有评论说此次莫言获得此次诺贝尔文学奖就像给13亿中国人的思想认识里打了一针“牛痘疫苗”,从此再也没有提到诺奖就自卑、焦灼的心态了。常言道家国不幸诗家幸,而如今中国的复兴指日可待,中国当代文学却处于万马齐喑的低谷,莫言的此次获奖无疑是一剂强心剂,提升了中国当代文学在中国民众的影响力,激发了“文艺青年”们对中国文学极大的创作激情。

    笔者特意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后之际,拜读了他的经典长篇小说《丰乳肥臀》,让我感受到,莫言的小说宛如一块璞玉,外壳是以优美的语言文字描述的高密东北乡富庶,繁茂,生命力旺盛的土地,结构是以近乎荒诞魔幻的故事来展现小人物在中国百年的风云变换中的不屈不饶,顽强生存的生命冲动,质地是以真善美的普世价值来揭露现实欲望带来的丑恶与罪孽!读莫言的小说,就是手握一块温润无瑕的玉石,映入眼眸的是中国文字组合而成的美,读在心间的是对人性正与邪,善与恶的客观描述后的震撼,找寻出中华民族繁衍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这种动力就如玉石一般代表的是对生存的渴望,对生殖的向往,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玉石算是我们祖先在文明开端时候最先用来雕塑成图腾之物的材质了,这些图腾有蛙、蛇、鱼、龟、熊等,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生存能力强,繁殖能力旺盛,《丰乳肥臀》正是对中国小农经济中的小人物旺盛生命力的客观体现,小说中上官鲁氏一心盼着生个儿子延续香火,结果一连生出了七个女儿,几乎是出于一种使命感,她为了了却这桩心愿,为了堵住公婆罪恶的眼神,不惜与瑞典牧师马洛亚苟合生出了上官金童,我们撇开其中重男轻女的不良思想,单从上官鲁氏生出七女一男的这份决心,便可看出其中旺盛的生命意志,这种意志来源于对自然动物图腾,来源于女娲、送子观音的神话,烙印在民族灵魂中,生存与生殖,生生不息,坚韧挣扎,中华民族靠的是千千万万个像上官鲁氏这样的母亲,有着永不疲倦的子宫和永不干枯的乳房,才在多灾多难中生生不息,繁衍不止。而正是为了争取生存与生殖的空间,才激发出中华民族奋勇抗争,顽强不屈的斗志与决心。

    生与养,展现出的是母爱的无私与博爱,上官鲁氏一家因日本的入侵全家男丁灭口,靠着她一人将八个孩子拉扯大,后来又陆陆续续抚养着自己的孙子,重孙子,从抗日,到解放,再到文革,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小说中被上官鲁氏拉抚养大的孩子共有16人之多,这从侧面表现了中国当代女性在苦难岁月中的悲剧人生,但是更多的是对其无私无怨的歌颂,小说中频繁地不惜笔墨地对女性的乳房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与赞誉,乳房是婴孩的襁褓,是生命的依靠,也是母爱的象征。在时局多变的大背景中,上官鲁氏用智慧和决心来守卫着呵护着自己的孩子,利用羊乳来哺育,面对文革时的审判与有形用坚毅的眼神和坚定的否认来抗争,在上官鲁氏的眼里,孩子就是她活着的信仰的动力,而在孩子眼里,上官鲁氏就是他们安详的依靠和家的港湾,这种源自本能的母爱,最朴素,最真实,最博大,在莫言的小说中用最客观的笔触展现了出来,就像剥开了玉表,露出的是沁人心脾的光芒!

    在莫言的笔下,也有爱情的坚决与果敢,炽热与疯狂,那种从一而终的执着与无畏,读出的是中华男儿担当的精神,女子生死相随,荣辱与共的决绝,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爱情在现实面前的无力,虚弱和悲凉,上官领弟与鸟儿韩的爱情,上官领弟因失去了鸟儿韩之后变成鸟仙,上官盼弟与美国飞行员巴比特的爱情,一起葬生在手榴弹爆炸的山洞里,沙枣花与司马粮的爱情,结局是沙枣花的爱因不被司马粮接受而坠身跳楼......这些总是残缺的,悲伤的爱情情节构成让人在近乎荒诞魔幻的描述中,总不免对世事无常,情爱总不圆满的慨叹,就像手中的玉,本身是美好的,可总有那些斑点,裂纹,沁色等不足的地方,让人惋惜,心疼,也许正是莫言的这些残缺的爱情才会让人读罢之后,总有揪心的,难舍的,复杂的情绪,回想在现实世界中,也会感叹有情人总成眷属是一件口头说说简单,实际行动多么困难的事情了!

    高密东北乡位于山东,山东是中华传统文化儒家的发源地,而儒家强调的是通过伦理礼教来束缚人性,所谓存天理,灭人欲,是小农经济那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实决定的,但在《丰乳肥臀》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突破礼教,人性解放,心灵自由的浪漫宣泄,那种为了抢夺生存与生殖权力的人的最原始的本能斗争,促使小说中的人物中是客观体现的淋漓尽致,司马库,孙不言,鸟儿韩,蒋立人,这些男人们对女性的占有欲近乎贪婪,对权力的渴望近乎痴迷,同时也有那种男儿血气方刚,抗敌报国,潇洒霸道的男儿气质的展现,莫言的笔就像一面冷峻的镜子,将男人们的优点缺点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也一笔扫尽了封建束缚人性的思想荼毒!当然,那种战死疆场,马革裹尸,敢作敢当,坚韧决绝的品质,正是小说给当今中华男儿的启迪,同时也要为小说中人物为了抢占生殖权利,发泄私欲的占有女人的禽兽行径感到不齿,就像我们玩玉藏玉一样,玩的藏的是其中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心神的安宁和文化的沁染,而不是藏着掖着,等待商机发一笔横财,更不是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以假卖真,这是对玉的亵渎,也是对文化的亵渎。

    随着盛名而来的必然会有诽谤谩骂,尤其是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第一人莫言来说更是如此,网上对莫言的批评之声也是不绝于耳,说他的小说赤裸裸,对性描写太直观,对女性缺乏尊重,在笔者看来,这是中国世人浮躁的心理的体现,对莫言的小说评价实在是流于表面化、肤浅化了,莫言对中国历史的写照,对人性的剖析,对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中展现出来的无奈感,抗争感和对生命的歌颂,以及那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故事表现出来的对现实荒诞的,黑暗的控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可谓是开辟了属于莫言的新时代!还是千言万语,何若莫言,笔者这些浅薄的言论,只不过是自己借助对《丰乳肥臀》的读后感抒发的感叹而已。莫言小说的真谛,只有懂他的人才知晓,就像昆仑山上的璞玉,只有缘人才会遇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