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和田玉文化 > 玉雕题材典故
  • 太平有象
  • 资料收集—吴官正 / 8月19日
  • 相传虞舜垂治天下六十一年,老来排驾南巡,走到苍梧之野后,忽然染病不起,遂召群臣说:“我的儿子商均不肖,不能继承王位。我死后,你们可共举禹为天下之主。”言罢而逝,就葬在湖南九嶷山下。

    但是禹不肯遵照舜的遗命继位,等办完舜的葬礼后,便率领妻儿跑到阳城躲了起来。群臣追到阳城叩首而拜。禹说:“我德疏才薄,哪敢担当治理天下的大任?再说先帝有子商均,应该让他继承大位。”为舜掌理刑政的老臣皋陶批评禹说:“不遵先帝遗命,是一罪;把万民托付给不肖儿,是二罪;躲在阳城,致使天下无主,是三罪。望你三思!”

    禹不便再辞,遂登王位,改国号为夏,定都安邑。分天下为九州,悬钟鼓求直言,立德教谕万民,四方皆归王化。不久,有人来报告,九嶷山下舜帝葬所有灵异出现:白象在冢前刨土,彩雀又衔土堆坟。未知是何征兆。

    禹也不明白,便请教老臣。老臣说,此雀名叫凭霄,能反形变色,衔土积阜,风化为珠,服之可得长生。白象耕土,则是天下太平的瑞应,为可喜可贺之兆。

    夏禹大悦,即命在当地为象立祠,奉为鼻神。自此以后,历代帝王均以白象作歌颂升平沿袭成俗。其实白象是稀有动物,难得一见,因此大多由产象的藩国献来。象力大魁威、性灵柔顺。古传佛从天下降是乘象而来的。因它与圣人下降联系着,又谐“祥”之音,因此在我国传统习俗中象代表了吉祥。如北魏时,乾罗国献白象祝颂,背上还装有五彩屏风、七宝坐床,备极华丽。唐朝时,文丹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贡献黄帔饰冠、白铛贯耳的白象一头,士人则借此为题,大写贺文。

    当作祝词的“太平有象”,“象”有兼指景象的含义,落实到瑞图上,通常是画一白象驮着一只宝瓶,宝瓶专装圣水,圣水洒向人间能带来祥瑞,它象征天下太平。因此太平有象即表示和平、美好和幸福。

    又,象与如意组成图案,则是福禄康宁、美满如愿的象征,它是喜庆时人们喜爱的相互祝颂之词,称做“吉祥如意”。另外,还有画一白象驮一盆万年青,或披佛家“万”字文样,则称“万象更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