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是庄周化为蝴蝶还是蝴蝶化为庄周,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迷梦的命题,但是这个命题中散发出庄周思想的浪漫,情怀的旷远,意境的飘渺和对世事的淡淡地惆怅。其引发的思考就像是一口永不枯竭的泉眼,流出的感悟虽是点点滴滴,但是绵绵不息,同时沁人心脾,对人的身心思想都是一次洗礼。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是亦不是,真亦非真,梦里有梦,迷离反复,点不透道不明,思绪翩翩。不管是引出哲学上无穷的思辨,还是导致美学上不断的去思考,抑或是文学上无止境的引申,阐述,只能说,庄周为每个人的心中种下了一个梦,一个集结了人生所有的梦,等着我们用自己的梦来破解庄周的梦。
后世文人们常常借这个意象来表达其离愁别绪,人生慨叹,思乡恋国,超越生死,恬淡闲适等等多种人生感悟和生命体验,李白曾经直接借周庄梦蝶来表达其坦荡与高洁——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庄周的浪漫是思想上的汪洋肆恣,李白的浪漫是情怀上的豪放不羁,当李白的诗与庄周的思想碰撞出艺术的火花时,我发现李白静下来了,思想不再气干虹霓,而是淡若秋水了,视金钱为粪土,藐富贵如浮云,更带有对未来茫茫无所知的从容和静谧。可能是庄周梦中的蝴蝶飞进了李白的千疮百孔的心中,点化成一缕缕出世的清香,因清香而忘记了现实中碰壁带来的痛,休憩一阵,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明代文人张潮在《幽梦影》中有这样一句话“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久经红尘喧嚣,饱受世态炎凉的庄周化为蝴蝶,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从静谧闲适的自然中走进纷繁复杂的人世,则是蝴蝶莫大的悲哀啊!这也就反映了人的思想是个矛盾的综合体,既想通过事业向世人证明自己,又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受外界打扰,这也是古代知识分子常常纠结的“出世入世”之间的徘徊。庄子,站在大鹏的身上,从太空中鸟瞰人世,逍遥游于天地间,早已看穿了功名利禄给自我身心添加的负累和麻烦。而凡尘俗子们,看得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