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当前位置: 资讯与投稿 > 玉友投稿文集
  • 玉之魂
  • 苏然 / 6月7日
  • 玉雕创作中材料是基础、设计是灵魂、创作是关键。 玉之完美体现不仅仅依靠娴熟的工艺技巧,更依赖于制玉人的设计构思等综合素质。技术和技艺仅仅是基本技能,如果只是一味炫耀技巧,就永远摆脱不了“雕虫小技”的窘迫。玉是载体,应该充分发挥和利用玉料自身强悍的外在形式。巧妙构思、精工细作、赋予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有了思想、注入了灵魂,作品就活了。人见人爱。如果没有好的创意和构思,再加上做工不到位,就算玉质再好,也只是私物一块,很难讨人喜欢。下面是我这些年作玉得一点心得。

    琢玉要投入感情,需要与作品沟通对话,这样交流才能感受到玉料的引导、启发和感悟。寻找到玉质的灵性和天意,从而获得合适的切入点,自由的驾驭预料。手随心动,以“砣”代笔。在琢玉前、审料时要如同你是牛,让它牵着你走;一旦吃透了它,涌动的创作灵感就能像牵着牛一样,牵着它走。实践已经多次证明了这一点。李博生大师曾自比“玉痴” ,几十年和玉打交道,早已是技法纯熟于心手之间,即使快七十了,还经常带着花镜亲自制玉。他说设计者永远不能离开实践,得像玉一样,经过切、磋、琢、磨,才能成才。跟这些大师的长期接触中让我受益匪浅。

    题材的确定是创作的难点,也是创作的重点。有些玉料我感觉冥冥之中,它本身就已经告诉你这块玉该做什么,你顺势做了,就体现出了它真正的价值。忠于材料是创作的根本原则,在雕琢中去寻求一种和玉的温润性情、形态色泽相吻合的表现形式。在造型上无论变形与抽象,精细与粗犷,都要顺应玉的本质特征,图形和工艺要服从于玉料,不可凌驾于玉质之上。那些有脏绺,有杂色,玉与石相生,不惹人喜欢的材料更让人费脑筋,但是这些玉料恰恰给了我们施展才华的绝妙机会,比那些单色材料更有艺术性,读懂它,发挥出它的特点,可造就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绝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水线就其成分来说是玉中的精华,可是如果不加修饰,在牌佩上出现很不协调,很难让人接受。我的作品《水到渠成》,是一块完整的和田籽料,外型规整大气,上面有一圈扎眼的水线削减了它的魅力,我经过构思,巧妙地将水线设计成一条天然的河流,在上面简单地勾勒了一艘小帆船和山石,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画,简洁明了、出人意料,创作了一件好作品。作品《报恩牌》上面也有一道水线,很不协调,我将它设计成一道玉带作为连接玉牌正反两面的纽带,效果不错。正面雕琢古老、传统的饕餮纹饰;背面设计成定格的水滴和涌动的水面。水乃生命之源,饕餮纹饰是历代传承的经典纹饰,感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一条玉带将三者巧妙地衔接起来,代表传承,代表延续、代表永恒。提醒我们要时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忘挚友的援助之情,不忘国家与社会栽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仁、孝是儒家思想的中心,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从家庭、家族的小孝,到国家、民族的大孝;从家人和朋友的和睦与友爱,到国家、民族的团结与和谐。小牌佩蕴藏着大思想,大内涵。

    在创作实践中,我深刻地领悟了尊重玉料本质和特色的重要性。琢玉要达到一种境界,要从技术上的高度娴熟逐步上升到艺术上的圆通入化,这是创作的灵魂。

    附:苏然大师简历及简介

    北京中鼎元珠宝有限公司总设计师;天璞珠宝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北京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青联委员;东城区政协委员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高级玉雕设计师;全国青年优秀工艺美术家;中国青年玉石雕刻艺术家;北京工艺美术大师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技师

    苏然,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女性玉雕大师,用一种女性特有的灵心去雕琢美,将承载着中华古韵的美玉一件件呈现在世人面前,带着浓厚的京味儿。苏然大师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及特有的创作理念独树一帜,传承经典、大胆创新;讴歌中华传统美德,反映当代盛世风貌;追求真善美好,励志健康向上;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作品,《玉璞神刀》、《玉璞神镝》、《九思铭》、《衣带铭》、《仁者寿》、《沧桑》、《感悟》、《解脱》、《大漠风情》、《乾坤万寿璧》等等。在每年的“天工奖”、“百花奖”、“百花玉缘杯”等全国重大玉器评选活动中屡获大奖,被业内专家认可;苏然作品在继承经典的同时,开创宫廷玉雕新风格,雍容典雅之余,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见长,其作品被收藏界誉为“一件难求”。

    她被誉为宫廷玉雕的新一代传人,是当代著名的一线实力派玉雕大师之一。她被授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高级玉雕设计师、全国青年优秀工艺美术家、中国青年玉石雕艺术家等多项荣誉称号,当选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北京工美学会常务理事,并成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年轻玉雕专家。出版发行了《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系列丛书--苏然卷》;全国多家重要报刊、杂志报道其人其事;曾在《中国收藏》、《名作欣赏》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不计其数。

返回